top of page

5 - 22 November 2016
 

Curators:
CHENG Shao-Hung
WANG Pinpin 

Artists:

YAO Jui-Chung + Lost Society Document
Sandy Hsiu-Chih LO
CHEN I-Hsuen
LEE Pei-Yu
TAN Kian Ming

Organiser : VT ARTSALON
Host/
Venues: Hin Bus Depot
Sponsor: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Sphere is a fictional figure created by Taiwanese novelist Ping Lu in a short story, 'The Taiwan Miracle', published in 1991. Sphere was set as a New York Times columnist. He coined the term “Taiwanize, Taiwanization” to describe a series of chaos in American society that people crazily follow the Taiwanese trend.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e novel, it starts with “this article is dedicated to our miracul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ine indicates the author’s ironic tone when composing. Meanwhile, the story echoes Taiwan’s social phenomena since the 80s and the power and cultural structure that chase and depend upon the United States. Nevertheless, the plot totally goes rather the other way round. It depicts the extreme Taiwanization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 craze could be told from the ultimate admiration and imitation of Taiwan’s culture, entertainment and material. In the satiric sense, the author on one hand deals with issues of Taiwan’s Americaniz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brings up important ques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at both the center and the periphery. Here, we see a new mode of colonization emerged after WWII which is a penetrating force integrating history, military and economic power. The new mode contains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 in every aspect, and further shapes the local collective desire.

  

 

展期 : 2016/11/05-2016/11/22

 

策展人:程少鴻、王怡茹 

 

藝術家 : 姚瑞中、羅秀芝、陳以軒、陳建泯、李珮瑜

 

主辦單位 : 非常廟藝文空間 
協辦單位/展覽地點 : 檳城興巴士藝文中心
贊助單位:台灣國藝會、台北市文化局

 

史斐爾(Sphere)是一個台灣小說家平路筆下的一個虛擬人物,來自1991年出版的短篇小說《台灣奇蹟》。史斐爾被描寫為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首先造出了「台灣化」(Taiwanize, Taiwanization)一詞來形容一連串美國社會對台灣趨之若鶩的亂象。

小說的開頭「僅以此文,為我們奇蹟式的經濟成長作見證。」諭示了作者以對照現實的反諷姿態創作,回應自80年代以來的台灣社會現象與台灣對美國依存、追逐的權力與文化結構關係。雖然如此,故事卻完全反轉現實,描寫美國社會的瘋狂台灣化:對台灣文化、娛樂與物質極盡仰慕與模仿。在這些反諷的描述之中,作家除了處理表面上台灣的美國化議題,同時更是對中心與邊緣的國際關係做出重要的提問。在此我們看見一種二戰後的新殖民模式,是結合過往歷史與當前軍事、經濟力量產生的滲透力量,除了從裡到外牽制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更形塑一地的集體慾望。

因此這麼可以說 : 「台灣化」之中存在著無數相對應的國家,雖然故事發生在台美,但在這裡實質提出的是一個連結全球的整體性議題。睿智的史斐爾發明的詞彙實際上形容的是當今世界權力、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其濫觴之患。

本展覽參照《台灣奇蹟》的路徑和議題,從探討在地的社會、政治、經濟與環境出發,對應到當前亞洲及全球面臨的各種問題:諸如資本主義、開發主義、區域權力鬥爭與流動、文化與經濟殖民等等。展覽邀請4位台灣與1位馬來西亞藝術家 : 姚瑞中、羅秀芝、陳以軒、李珮瑜、陳建泯於馬來西亞檳城的Hin Bus Depot 藝術中心展出,並舉辦座談會。

姚瑞中、LSD和羅秀芝的海市蜃樓計畫以及該計畫紀錄片,將閒置空間踏查的行動從台灣連結到馬來西亞,除了展示多年在台的調查結果,作品更邀請馬來西亞民眾加入調查的行列,進一步比對兩地閒置空間與其背後開發主義的權力結構關係。

陳以軒為此次展覽製做的「靜物研究II:島民」特別版本。作品以在台灣和馬來西亞路上常見的大型廣告用帆布為素材,展示街友在城市角落,以拾荒和廢棄物堆砌而成的臨時住所。同時對照一張張依照房地產廣告文案改寫而成的短詩,以中產階級對理想家居的欲望,並置於社會邊緣的露宿現實景象,對「島民」的概念提出疑問。

李珮瑜「請你吃土」蒐集台灣各地區受工業汙染的土壤,採集自麥寮、二仁溪、後勁五輕、六輕、大林蒲南星計畫區等地,燒製成上釉的陶碗,再烹煮食物、邀請民眾以陶碗乘食。陶碗做為汙染事實的具體標本,並且在藝術的行動中與常民生活結合。參與者在食安的擔憂中,被迫直接逼視汙染的事實。

馬來西亞藝術家陳建泯根據在台灣參與社會運動的啟發,觀察運動與道路的連結,創作出「調節系列」。他將台灣馬路上的標字「轉」、「專」、「用」等字彙拓在鋁箔紙上,從在地生活經驗裡找出規範的結構,透過將規範者脫離原始功能的方式,去除其制約的能力。此舉也有如對後來者對古文明的研究與保存行為,一種以科幻、神秘筆觸描寫當前世界的方式。

VT Art Salon

Hin Bus

bottom of page